靖州舉辦飛山文化旅游學術座談會。 劉傑華 攝
  學術報告會現場。 劉傑華 攝
  紅網靖州站11月28日訊(通訊員 張景武 劉傑華)飛山是一座山,飛山是一尊神,飛山是一種文明……千年飛山,千年氤氳——飛山始終面紗輕攏,神秘撩人。
  11月27日、28日,在2013中國·飛山文化旅游節 暨中國·靖州土特產品博覽會期間,由中國飛山文化研究會、靖州侗學研究會共同舉辦的“中國飛山文化旅游學術座談會”上,在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華漢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香港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懷化學院、湖南省侗學研究會、湖南省苗學學會、懷化社科聯、蘇州文藝創作中心等研究機構、學術團體、高等院校的60餘名權威專家、學者及部分網絡紅人、本地愛好者的探討中,“千年飛山”那厚重久遠的味道慢慢發散開來……
  陽國勝。 劉傑華 攝
  夏丙輝。 劉傑華 攝
  拿“脈”: 準確定位發展訴求
  “有說頭、沒看頭;有文化,沒體驗;有景區,沒品牌;有旅游,沒產業;有資源,沒整合”——這是當前靖州旅游發展的“五有五沒”。
  “大資源、小產品;大需求、小市場;大空間、小格局;大文化、弱品牌;大平臺、小產業”——這是目前靖州旅游發展的“五大五小”。
  “飛山公信仰是一種地域性的民間信仰,不利於獲得其它地區民眾的認同,表現旅游主打產品或核心旅游吸引物單一。”
  “由於歷史年種種原因,一些重要的文化遺址都被破壞,如何挖掘修複是一個難題。現代的旅游開發,商業化不可避免,如何在保護與開發之間平衡也是一個難題。”
  “飛山作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影響力還相對較弱,游客在眾多的目的地選擇中,容易忽略飛山。”
  “相對與傳統的儒道佛宗教旅游,民間信仰是小眾的,傳統的宗教旅游依然占有很大市場。而且民間信仰的文化品位相對較低,除了信眾香客的朝聖之旅,普通大眾較難參與。”
  “靖州是後發展地區,旅游服務設施與服務質量與發達地區,成熟景區相比還有差距。”
  ……
  有一針見血,有良藥苦口,學術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望、聞、問、切”,各表真知灼見。
  靖州擁有獨特的飛山景區,不但山勢形象獨特,而且文化底蘊深厚,加之苗侗風情文化豐富,但是景區發展處於初級觀光階段,缺少休閑體驗和度假功能的產品開發設計。如何依托飛山打造飛山文化品牌、休閑品牌和度假品牌,是旅游產品升級的關鍵。
  飛山擁有自身獨特的宗教文化、政治文化、廟會文化、民族風情文化等一系列地域文化,但尚未形成獨有的強勢品牌,面臨周邊同類旅游產品的競爭壓力,主題形象不夠突出,品牌培育仍缺少產業支撐、空間整合和整體推廣。所以應加強品牌培育,打造鮮明的旅游品牌形象。
  飛山文化旅游的開發,必然要充分利用“飛山公”的民間信仰。在此基礎上進行旅游文化演繹和旅游資源的規劃。
  樹立“大資源觀”、“大市場觀”、“大旅游觀”、“大品牌觀”、“大產業觀”,把飛山打造成以文化旅游為核心載體,以文化創意為依托,形成集觀光游覽、朝拜祈福體驗、濱水休閑、高端度假於一體的複合型旅游目的地。
  靖州應以飛山文化為根本,但同時應超越其局限,立足武陵山區之為中國文化沉積帶的地位及對全世界的文化吸引力,通過利用整個武陵山區的民間信仰文化,將靖州打造成武陵山區民間信仰聖地乃至中國古文化活博物館,全面推進靖州文化旅游產業及經濟社會發展。
  飛山旅游開發在“飛山文化”基礎上拓展深入,以“諸葛亮七擒孟獲”為支點打“南蠻牌”,建飛山上下八百年“南蠻首府”奇觀,造成“諸葛武侯祠”、“孟獲宮”,賦靖州楊梅以 諸葛南征“望梅止渴”之典,必有“脫胎換骨”之效。
  對於飛山文化旅游不能僅僅就飛山而飛山。要從開放的角度,一是將靖州的其他旅游資源與此結合,二是將周邊區域的旅游資源與的旅游資源相結合。
  ……
  專家學者們各抒己見,亮點頻現,但有一點趨於一致——靖州旅游應該立足於“飛山崇拜”和“民族文化”兩張名片,致力於“飛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設,擦亮“千年飛山”這塊金名片。
  王震中。 劉傑華 攝
  王洪濱。 劉傑華 攝
  孫靖國。 劉傑華 攝
  蒲學聯。 劉傑華 攝
  明敬群。 劉傑華 攝
  段威。 劉傑華 攝
  尋“仙”:大膽構想開發載體
  靖州飛山乃湘西名山之一,是古代兵家爭奪的要塞,又為歷代宗教之勝地。飛山氣勢恢弘,巍峨挺拔,三面險峻,突兀開立,形如鐘鼎,又似皇冠;山頂平曠,其上雙峰突起,直刺雲天,登臨其上,可收田園山川於眼底,賞清風明月於雲端。飛山歷史悠久,寺廟林立,古跡眾多,有苗侗人民思祖祭拜的飛山廟,有雕梁畫棟的方廣寺,有雄踞峰巔的頭寶鼎、二寶鼎、三寶鼎,有香煙繚繞的靈官殿、玉皇閣、皮盧寺、摩真庵、南天門,有氣勢磅礴、筆力遒勁的鄧子龍《登飛山》詩刻碑及曾任國民黨行政院長譚延闓題聯碑,有飛珠濺玉的白雲洞、蓮花洞,有傳說神奇的白牛洞、寶珠岩、迎仙橋。
  可這樣一個絕妙去處,知名度卻並不高。究其原因,無“仙”難名!
  這個“仙”就是文化的誘惑力,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靖州是“七擒孟獲”的“終點站”!有研究表明:靖州縣境內諸葛營、諸葛橋、諸葛井、武侯祠、武聖廟、武聖殿、諸葛亮點將台、諸葛溪、諸葛村、營盤山、營盤團(地名)、營盤寨等15處遺址、遺跡,以及在靖州飛飛山之上的“金坑洞”和“銀坑洞”(即今“蓮花洞”和白雲洞)洞壁上遺有“孟獲天書”,靖州是“孟獲故里”,靖州飛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終點站”。據此,我們就可以把“南蠻首府”的旗幟插上飛山,“請”諸葛亮和孟獲先生做“導游”。
  懷化學院客座教授、曾提出過“炎帝故里在會同”觀點的陽國勝以《太平寰宇記》及《靖州志》為據指出:靖州旅游妙在飛山,自古南蠻根在飛山,“南蠻文化”是靖州飛山旅游文化品牌建設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新選擇。
  ——飛山是“南方佈達拉宮,苗侗精神家園”!早在舊石器時代,飛山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戰國後期,形成以苗侗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峒款軍事聯盟部落。唐末五代時期,建立以飛山為中心的十峒古邑(歷史上稱為“飛山蠻”),飛山如佈達拉宮成為苗侗少數民族的政治山。飛山見證了武陵五溪地區文化大融合的歷史,積澱了靖州千年州府的厚重文化,是和佈達拉宮一樣的文化聖山。在這裡,苗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與華夏主流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輝映;在這裡,釋、道、儒各家文化和諧匯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這裡,古老的農耕文化與中原商道文化相得益彰,共創輝煌。
  專事旅游的明敬群局長引經據典指出:飛山不僅是一座景觀山,更是一座政治山、文化山、宗教山、精神山。
  ——楊再思是湘黔桂渝鄂邊界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圖騰”! 飛山蠻首領中最著名的是楊再思。楊再思於唐末五代時期在飛山所屬的誠州地區號稱十峒首領,充當刺史,頗有惠政,死後被奉為神,稱為“飛山太公”、“飛山神”。現在湖南、貴州、廣西、湖北、重慶邊界之地的楊姓民眾大都認為是楊再思的後裔。千百年來,湘黔桂渝鄂邊界各族民眾將楊再思奉為神靈,對他頂禮膜拜,有病治病,無病求安。據《中國苗族通史》載:“武陵五溪地區每寨都有飛山廟一座”。《靖州鄉土志》也記載:“各寨皆立飛山廟”。直到今天,還存有眾多的紀念和崇奉楊再思的飛山宮、飛山廟、威遠侯廟等,涉及到湘、桂、黔、鄂、渝、川、滇等省(區)少數民族地區。
  副教授譚忠國把靖州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十月二十六日“飛山太公”的生辰和祭日,各地信眾幡旗鼓樂、吹吹打打,抬著太公神像游行、祈福、祭祀的活動歸結為苗侗人民尋根祭祖的圖騰崇拜。
  ……
  種種觀點,大膽而新穎,似洪鐘、如大呂,啟人茅塞、發人深省,飛山文化旅游開發在專家學者們思想的碰撞中,似乎眼前一亮。
  挖“潛”:著力打造嶄新亮點
  飛山壯美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文化、深遠的精神崇拜,堪與西藏佈達拉宮比肩,毫不遜色於華夏五嶽。
  “飛山夕照、五老晴暾、異溪春水、白鶴舊棲、芙蓉別渚、侍郎雲捧、渠江夜月、九峰聳翠、青蘿疊嶂、香爐曉霧”,雖然難覓“靖州十景”當年詩般意境,但那種人文積澱與自然景觀和諧內涵至今猶存。
  作為人文旅游勝地,飛山所承載的文化是一種區域文化,也是一種民族歷史文化。飛山文化包括了飛山以及靖州境內的所有山、水、林、洞等自然景觀;以境內所有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以及民族特色建築物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及苗侗漢等各民族同胞的民族服飾、民族手工技藝、民族建築藝術、民族歌舞、婚喪禮儀、民俗節日、語言文化等。以“飛山之神”楊再思為精神實質的“飛山蠻”文化,更是千百萬的“飛山蠻”後裔們對飛山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尋根意識的基礎。
  專家學者一直認為:靖州,飛山,蘊含的旅游資源大有可挖。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靖州縣委、縣政府先後實施了一系列飛山開發項目。1993年修建了盤山公路;2004年投資200萬元完成了道路硬化;2005年完成了宋代古寺方廣寺的維修;2006年引資啟動建設;2007年投資修建了飛山山門廣場和石牌坊。歷年來,靖州完成了飛山開發規劃的制訂、景觀建設以及路燈、護欄設施、古道維修等硬件建設工作。在旅游開發方面,靖州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子。
  不過,開發飛山旅游,依然任重道遠!就如何整合、利用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促進靖州旅游業的發展,專家、學者門內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以“飛山公”信仰的民間信眾為第一目標市場,開發“飛山祖廟”朝聖之旅;以靖州周邊縣市的休閑游客為第二目標,開發節會、休閑、度假之旅;以遠距離的外地文化愛好者為第三目標,開發“飛山蠻”、“飛山公”文化獵奇與苗鄉侗寨的民族風情之旅。
  開發環飛山旅游區項目:第一個層次是在飛山主體建設飛山文化園、飛山觀光寨、飛山養生堂、飛山美食坊、飛山探險洞、飛山度假村、飛山弔腳樓、飛山功德林等;第二個層次是根據歷史上飛山所轄各洞區域內配套設立相應景觀項目,如“文化園、觀光寨、民俗村、美食坊、弔腳樓”等,與飛山主體項目形成配套呼應之勢;第三個層次是根據環飛山主體景觀項目的附近地區配套開設苗家侗寨鄉村旅項目,如觀光農業、農家樂、民俗村、山林狩獵、山澗漂流等,融入少數民族文化旅游內容。
  飛山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是山水旅游,是生態旅游,是養生旅游,還是區域旅游,民族旅游,宗教旅游,訪古旅游,靖州的楊梅、茯苓、山核桃等土特產品和特色產業是人們來靖州旅游的重要因素,也應當成為豐富靖州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們設想的“旅游路線”不僅僅是一條連貫景點、景區的自然通道,同時是一條展示“南蠻首府”人文風物的文化走廊。其重點突出飲食文化,通過沿途設立“(史前)燒烤場”、“三苗(部落式)食所”、“三國南蠻食所”、“諸葛(龍頭案)食所”、“楊再思食府”和“(現代)苗族餐館”等系列餐飲場所,演示南蠻飲食文化的歷史源流。所有食店、食所的場地、竈鍋器具等力求仿古逼真,以此吸引過往游客,並使其成為一個旅游亮點。對於旅游路線的走向,最好以“諸葛擒孟”故事為導向,貫通始終。
  ……
  在專家學者們的描述下,一座精彩紛呈的飛山文化聖山,一幅百看不厭的苗侗風情長廊,仿佛已經展現在大家眼前,飛山文化旅游的明天令人拭目以待。  (原標題:飛山文化旅游節:擦亮“千年飛山”金名片(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v88vvra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